手算工程造价是造价从业者的“基本功”,哪怕现在软件算量普及,很多老师傅依然会说“手算过关了,软件只是工具”。随州优路教育从“为什么要学手算”讲起,拆解从识图到较终汇总的6步完整流程,附土建工程实例和避坑指南,帮你搞懂“每一个数字怎么来”,新手也能跟着练。
随州优路教育为大家详述,一、备考前必须戳破的3个“伪常识”
刚接触造价师考试的考生,很容易被网上碎片化的“经验帖”带偏。先给大家纠正几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:
1. “教材看完就能过”是较大的谎言
去年带过一个考生,把四本教材精读了3遍,模拟题却始终在及格线徘徊。后来发现他犯了典型的“输入依赖症”——只注重看书划重点,却忽略了造价师考试“重者恒重、计算为王”的特点。比如《工程计价》里的清单计价规范,光背条文没用,必须结合案例题练到能快速套用公式才算真正掌握。
2. “题海战术=稳过”的认知误区
见过有考生刷了5000道题还是挂科,也见过有人只做近5年真题就顺利通关。关键不在于题量多少,而在于是否能从题目中提炼命题规律。比如《技术与计量》(土建)的施工技术部分,历年真题反复考查“土方开挖顺序”“混凝土养护时间”等核心考点,把这些高频考点的错题搞透,比盲目刷题效率高10倍。
3. “案例分析靠较后突击”的致命错误
案例分析是造价师考试的“拦路虎”,占分比高达40%。但很多考生把宝押在考前半个月突击,结果往往是连题目都做不完。其实案例分析的6道大题,每道都对应着前面科目的核心知识点:比如头等道投资估算题,本质是《计价》头等章的延伸;结算题则需要《管理》中的合同条款与《计价》的调价公式结合。前期基础不牢,后期突击纯属徒劳。
二、分科目学习攻略:从“学不懂”到“拿高分”
(一)《建设工程造价管理》:理解框架比死记硬背更重要
特点分析:这科内容多而杂,涵盖工程经济、项目管理、法律法规等6大模块,近年考试趋势更偏向“场景化应用”,单纯背概念很难得分。
实战方法:
1. 用“思维导图”搭建知识体系
比如“工程项目招投标”章节,可按“招标程序-投标策略-合同签订”的逻辑链条画思维导图,把“招标方式的适用范围”“投标保证金的额度与退还”等易混点标注出来。推荐用XMind软件,方便随时补充真题中的冷门考点。
举个例子:我当时把“价值工程”的V=F/C公式和“寿命周期成本分析”串联起来,在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两者的适用场景,考试时遇到类似题目一眼就能锁定考点。
2. 抓住“高频计算考点”集中突破
这科每年有20-25道计算题,集中在“资金时间价值”“方案比选”“盈亏平衡分析”等章节。建议准备一个“计算错题本”,专门记录错题的公式变形过程和陷阱点。比如“有效利率计算”,必须区分“计息周期”和“收付周期”,我曾因忽略“半年计息快速”这个条件,连续错了3道类似题目。
避坑提醒:法律部分别死背条文,重点看“法律责任”和“时间节点”(如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期限为6个月),这些是历年真题的“常驻嘉宾”。
(二)《建设工程计价》:公式是骨架,真题是血肉
特点分析:这科是案例分析的“基础燃料”,70%的案例考点都来自这里。但很多考生被密密麻麻的公式吓退,其实掌握“公式推导逻辑”比死记硬背更有效。
实战方法:
1. 公式学习三步法
头等步:搞懂“公式来源”。比如“清单综合单价=人材机管利”,要明白每个费用的计算基数(管理费通常以人材机为基数);
第二步:做“单位换算专项训练”。每年都有考生在“1000m³”和“m³”之间栽跟头,建议专门整理涉及单位换算的真题(如管沟土方工程量计算);
第三步:用“真题反推考点”。近5年真题中,“较高投标限价编制”“竣工结算偏差分析”几乎年年考,把这些考点的公式编成“口诀”,比如“偏差分析三指标,投资进度要分清;已完计划减已完,投资偏差就搞定”。
2. 重点章节突破顺序
建议按“第三章(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)第四章(发承包阶段合同价款的约定)第五章(施工阶段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结算)”的顺序学习,这三章占分超70%,性价比较高。尤其是第五章的“不可抗力价款调整”“索赔计算”,直接对应案例分析的高频题型。
避坑提醒:2024年版教材对“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”部分做了修订,涉及“项目特征描述”“暂估价处理”等内容,务必对照较新教材更新笔记,旧版教材的相关例题可以直接跳过。
(三)《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》(土建/安装):用“场景记忆法”攻克琐碎考点
特点分析:土建专业侧重施工技术和工程构造,安装专业涉及管道、电气等专业知识,共同点是知识点零散,需要大量记忆,但考点重复率高。
土建专业实战方法:
1. “图片+口诀”记忆工程构造
比如“地下室防潮与防水”的区别,对着教材上的构造图,记住“防潮靠隔水层(如防水砂浆),防水靠防水层(如卷材防水)”;再比如“梁的分类”,编口诀“主梁次梁交叉放,圈梁构造保稳定,悬挑梁头要配筋”。
小技巧:在手机里存一些典型工程的现场照片(如“满堂脚手架”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”),碎片时间翻看,比单纯看文字记得牢。
2. 施工技术“流程化”梳理
土方工程可按“开挖支护降水回填”的流程记关键考点:比如“放坡系数取决于土类别和开挖深度”“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渗透系数0.1-20m/d的土”。建议用表格对比易混工艺,比如“正铲挖掘机vs反铲挖掘机”的适用场景。
安装专业实战方法:
1. “系统图”拆解法
给排水、采暖工程的管道走向是难点,对着系统图从“入户管干管支管用水点”一步步梳理,重点记“管径标注”“阀门类型选择”(如“截止阀用于管径≤50mm的热水管道”)。
2. 设备安装“参数记忆”
比如“离心泵的安装要求”,重点记“水平偏差≤0.1mm/m”“联轴器间隙2-3mm”等数字考点,这些是真题每年必挖的坑。
避坑提醒:技术与计量近年新增“绿色建筑”“智能建造”等内容,虽然占分不多,但属于趋势性考点,建议结合《造价管理》中的相关章节一起学,提高复习效率。
(四)《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》:从“会做题”到“做对题”的3个关键
特点分析:这科是对前三科的综合考查,不仅要求会算,还要求“写得出、写得对、写得快”。很多考生明明思路对,却因步骤不规范或时间不够丢分。
实战方法:
1. 按“题型”专项突破
案例分析共6道题,建议逐个题型攻克:
题型一(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):重点练“总投资构成表”“盈亏平衡分析”,注意“增值税计算”的较新规则;
题型四(施工招投标):背熟“评标委员会组成”“废标情形”,答题时务必引用《招标投标法》原文(如“投标人少于3个的,招标人应当重新招标”);
题型六(结算与索赔):画“事件 timeline”,把每个索赔事件的“责任方”“工期/费用索赔是否成立”标在时间轴上,避免遗漏。
2. “真题限时训练”不可少
从8月开始,每周至少做2套真题(严格限时4小时),用答题卡规范书写。我去年带的一个考生,平时做题正确率很高,考试却没做完,就是因为忽略了“书写速度”训练。建议用0.5mm黑色签字笔,练习“快速列算式”(如“∑(清单量×综合单价)”直接写成“ΣQ×P”)。
3. “采分点意识”培养
案例分析是“按步骤给分”,哪怕结果算错,只要公式和步骤对,也能得一半分。比如“进口设备抵岸价计算”,必须写出“到岸价=离岸价+运费+保险费”“抵岸价=到岸价+关税+消费税+增值税”等中间步骤,直接写较终结果的话,一旦算错就全军覆没。
避坑提醒:案例分析的题干越来越长(2023年单题背景材料超800字),建议先看问题再读背景,用“荧光笔”标出关键数据(如“签约合同价”“暂列金额”),避免反复读题浪费时间。
三、3个“反人性”但高效的通用技巧
1. “费曼学习法”自查掌握程度
学完一个章节后,试着用手机录音“讲”给不懂造价的人听。如果能把“价值工程”“清单计价”这些专业概念讲得通俗易懂,说明你真的理解了;如果讲的时候卡壳,赶紧回头重学。我当年备考时,经常给我妈“讲”案例题,她听得懂的部分,往往就是我掌握较扎实的部分。
2. “错题复盘”要问自己3个问题
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?(比如“建设期利息计算”)
我为什么错?(是公式记错了?还是忽略了题干中的“不含税”条件?)
怎么避免再错?(把“含税/不含税”的关键词用红笔标在题干旁,或者在公式旁注明“基数是否含税”)
3. “碎片化时间”用在刀刃上
等地铁、排队时,别刷短视频,而是打开“造价师高频考点”文档(自己整理的,10页以内),重点记“数字类考点”(如“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招标项目估算价的2%”)和“易混概念对比”(如“暂估价vs暂列金额”)。这些碎片时间积累起来,能帮你解决至少10%的考点。
四、写在较后:备考就像“清单计价”,过程控制决定较终结果
造价师考试本质上是一场“精细化管理”——管理你的时间、精力和学习方法。没有所谓的“捷径”,但有高效的“路径”。记住,你今天在“工程量计算规则”上多花的10分钟,在“索赔事件分析”上多练的1道题,都会成为考试时帮你跨越及格线的力量。
较后提醒:2024年造价师考试大纲如有调整,请以官方较终公布为准。备考路上遇到的困难都是暂时的,但拿到证书后的喜悦,会是你职业生涯中较珍贵的回忆。
- 详情请进入随州优路教育
- 咨询电话:15623668780
- QQ咨询:2056625662 微信同号
尊重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与链接:http://suizyoulu.5zix.com/news/139475/ 违者必究! 以上就是随州优路教育 小编为您整理工程造价各科学习方法是什么的全部内容。